Saturday, October 2, 2010

五行學說與身體健康

五行學說是根據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、互相制約的關係來指導,是我國古時侯樸素的唯物辨證理論。 《呂氏年齡》的五臟與五行的關係為脾、肺、心、肝、腎。子午流注是我國古時侯人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,利用天干和地支推算時辰,找出與時辰相對應的人身特定穴位進行施治,主要是對針灸。當然,五行學說比子午流注學說更要簡單易懂,現將五行、五臟和季節的對應關係簡述如下:
五行:木.火.土.金.水
五臟:肝.心.脾.肺.腎
季節:春.夏.**. 秋.冬 *
脾旺四季,即每季(陰曆)末各18天是脾相對應的。
從命理學來看,腎位於人體腰部,左右各一,包括命門。它是先天之本,內藏腎陽、元陽、真陽與腎陰、元陰、真陰,是藏精之臟。腎主骨,骨生髓。而腦為髓之海。所以腎精足,自然精神抖擻,神思靈敏,記憶力增強,筋骨強健,行動輕捷。
道教以為通過內煉,使精氣充足以後,不但元陰、元陽可以互濟互根,腎水還可以上升與心火相濟。如此,因心腎不交而造成的心悸失眠、遺精等病症,就可得到改善,而且心的協調臟腑的功能也可隨之而加強。元陰的充足,在煉功中還頻繁表現為口中產生大量津液,這種口津能夠澆灌臟腑,潤澤皮膚,吞嚥而不吐,則腎水充旺,顏色不槁。足以降火養心。說實話,道教內丹煉養中最根本的就是鍛煉腎水與心火既濟,而產生大藥(內丹)。所以,內丹家把它喻為神水、甘露、金液等。

天干地支配人體:
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 
頭肩額齒舌鼻面筋胸脛足   

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
耳胞肚手肩面眼脊經精命頭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指胸         梁絡血門

天干地支配臟腑:   
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 
寅卯午巳戌丑申酉子亥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辰未
膽肝小心胃脾大肺膀腎
        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腸    胱

歌曰:甲膽乙肝丙小腸,丁心戊胃己脾鄉,庚是大腸辛屬肺,
           壬系膀胱癸腎藏,三焦亦向壬中寄,包絡同歸入癸方。

又歌:子屬膀胱水道耳,醜為胞肚及脾鄉,寅膽發脈併兩手,卯本十指內肝方,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辰土為脾肩胸類,巳面齒嚥下尻肛,午火精神司眼目,未土胃脘膈脊梁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申金大腸經絡肺,酉中精血小腸藏,戌土命門腿踝足,亥水為頭及腎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